又到了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刻,按照惯例要做年终总结。
2020年结束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年终总结,附上了很多照片。2020年参加了很多活动,拍了很多照片,玩的很开心。而2021年的画风变了,2021对我来说,是学习和进步的一年,所以2021年的年终总结不会有很多照片,而是以文字为主。
学习习惯上的改变
这个是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个点,不想看大段文字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学习习惯其实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近一两年的变化尤其大。
简单总结来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用相对难以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能获得更高的效率。
1、逐渐适应中英双语环境。虽然我的英语水平不算太差,但是前几年很多时候还是能用中文就中文的习惯,毕竟英文不是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外企工作需要,英语使用越来越多,逐渐对英文没有那么抗拒了。
语言只是个工具,我始终倾向于效率更高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和中国同事讨论工作的时候基本都是用中文,而不会为了练习英语而刻意用英文。为了更快的解决问题,显然用更熟练的中文效果更好。
而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直接在谷歌英文搜索而不是先搜中文。不可否认的是,英语目前还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用户比中文用户多,技术问题目前英文资料也比中文资料要多,而很多中国用户为了方便沟通也会用英语(例如在Github提Issue),所以用英文搜索往往可以更快找到结果。
2、更加注重搜索。我以前一直自认为比较擅长搜索,但是工作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我没有头绪,但是某些同事就能给我发一些文档,于是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主动搜索的意识还是有所欠缺,而搜索技巧或许也不够好(这个目前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感受,没有很多例子支持)。
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个同事B说自己几乎不需要笔记也不需要收藏夹,他所有的技术知识基本都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里,地址栏输入关键字就能搜到,所以他十年的浏览器历史记录都不会删。我感觉这个同事或许就是记忆力惊人,并且把搜索用到了极致。
还有个例子就是,我过去习惯于用文件夹来整理我的笔记,笔记分类是个很费劲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笔记可能属于多个类别,或者是分类层级太深导致根本找不到自己的笔记。最近有同事提到现在流行双链笔记,不再有层级很深的文件夹,而是更多的依赖标签或者说关键字来管理笔记,重点通过搜索的方式来找到需要的内容,这样大大减轻了分类带来的压力。最近我也在开始尝试更加扁平化的笔记管理方式。
3、写博客频率下降了。以前写博客有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记忆,但是现在似乎发现一些东西不需要写博客也能记住,而下次忘了第一反应还是去网上搜,而不是搜过去的笔记,索性也没必要记笔记了。对于网上搜索略显费劲的内容,特别是命令行的常见用法,我会整理一些表述十分简洁的Cheatsheet,需要的时候自己在里面查就行了。以前过分追求博客的完整性,为了分享几个知识点然后写了一个系列的博客,太费时间了。
https://github.com/jzj1993/cs-notes/tree/master/cheat-sheet
写博客变少并不算是偷懒和退步,而是从学习角度我有了更好的方式,从分享角度有些东西网上其实已经很多相同文章了,也没有必要重复造轮子写博客。这也是几乎不记笔记的同事B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借鉴过来。
4、更加擅长使用技术,更加高效。
我是个比较热爱并且还算擅长创造的人,但是我慢慢发现自己在学习前人智慧这件事上还是有些不足,所以总是容易走弯路,虽然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例如我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学Android,很多基础还没搞懂就在做一个备忘录应用,不太懂面向对象,Java基础不太好,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更是完全不了解。然后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把备忘录保存到手机上,那个时候还只知道C语言打印杨辉三角的我,甚至开始设想怎么用纯文本文件来把数据保存起来了。直到后面搜到了SQLite数据库,才知道这个问题早就有很成熟的方法可以解决了。
至于为什么这方面做的不够,总结了一些原因:
-
遇到学习曲线比较高的东西,没有足够的耐心学完,包括一些高效但难用的工具或是系统看一些很厚的书
-
在技术圈里高质量的社交(也就是能学到对自己有启发的知识)还是不够多
-
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广,包括前面说的不太能适应英文内容
但是这些问题也在好转。上半年因为做一些业余小项目,以及和同事的交流,我花了不少时间学会了一些很好用但是前期比较痛苦的知识:
-
工作需要使用了不同的操作系统,现在可以在Windows、Mac、Linux之间自由切换而不会感到不顺手,也了解到各个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
学会了Shell常用命令,现在时不时会写点shell脚本解决遇到的问题。最近遇到一个问题,我需要把为知笔记导出的大量HTML格式笔记转换成Markdown。要是换成以前,肯定会先考虑到处找图形化工具。但是这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命令行,用find+xargs+pandoc命令就轻松搞定了。
-
学会了Docker基本使用,命令很长很难写,但是这个东西很厉害。
-
学会了PVE的使用,也全面的学了一遍台式机的组装,家里有两个性能比较好、体积大、有点吵的台式机都安装了PVE放在储物间当做服务器,我只需要通过局域网在另一房间的Mac上浏览器就能管理,装个虚拟机比装一个软件还快。上面会运行Windows、Ubuntu、Android用来在家办公使用,还可以运行虚拟机用来做各种临时的小实验。
-
学习和搭建了软路由,配置了透明代理,外网访问家里的设备非常轻松,访问各种技术网站畅通无阻,再也没有遇到因为国外网站访问太慢导致配置环境失败这种所有程序员都会无比头疼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知识,请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近期可能会发一篇文章《程序员高效工作的一些习惯》,有兴趣可以保持关注我的公众号。
在微软的收获
我来微软已经快两年了。前几天领导问我在微软感觉有什么进步,我有点回答不上来。说实话,微软本身的工作内容对我带来的进步有限,很少加班工作时长本来就非常有限,不少精力又会消耗在大公司的各种流程问题上,项目技术栈太难也使得我难以发挥。
但是最近回顾过去的笔记、博客和文件,就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原来以前竟然一直在用一些看起来就很蠢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前些年我学习某项编程技术,竟然会把写好的代码复制到为知笔记里存下来,而不是放到Github这种专门管理代码的网站上。
在微软工作最大的收获在于:
-
微软的工作让我重新找回了对技术的热情。因为加班少,而只要到了下班时间,完全可以把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抛到脑后,公司聊天工具也可以直接彻底关掉,有多余的精力自己学习了。而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任务重压力大,加上自己身心状态不佳,我经常是在吃饭、下班、睡觉前还在思考工作内容,做梦也会梦见工作,虽然因此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让我对技术也产生了抗拒心理,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
-
面试门槛整体比较高,加上自己工作久了经验更丰富,能接触到更多不同背景的同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无论是工作相关,还是业余技术爱好,或者投资理财,驾照考试,买房买车,社会时政,方方面面,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和同事闲聊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有人分享一个很好用的工具,或者是一些独特的学习习惯,对我产生了启发。
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例子了,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1、我电脑配了个新硬盘,同事R来帮忙格式化和分区,直接用命令行fdisk分区,一边说自己记不住命令,一边也没查资料就直接分好了,这个记忆力真的是太强了,因为分区这种操作基本很久才会遇到一次,正常人是没法记住那些命令的。在羡慕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更好的掌握shell命令行,而今年也是有了巨大的进步。
2、同事L为了找到好用的笔记软件,自己列了一张表格,里面有好几十种笔记软件,其中有不少我都闻所未闻,经过了各种查看才决定要用哪个笔记软件。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终于下决心放弃用了超过十年的为知笔记,以及准备放弃维护了六年的WordPress博客并迁移到Hexo上来。
我回想起了还没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在用网文快捕这个软件来保存我觉得有用的网页,这也是为知笔记的前身;我曾经写过很多篇为知笔记相关的博客给了为知笔记非常高的评价,甚至还被官方联系转载。但是由于我的需求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知笔记已经难以满足我的实际需要了,而WordPress也是类似的问题,这两年我发的博客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工具的使用对我来说过于繁琐所以不想发。
很快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几乎完美解决我需求的笔记软件Obsidian,而这个软件也和前面说的一样,学习曲线更高,但是一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后续有时间我可能会写文章介绍基于Obsidian、Hexo、Github的方式来管理笔记和博客。
3、组里遇到一个大难题,中间有很多人一起参与,花了一两个月才终于解决。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同事G写了RCA(Root Cause Anaysis)并且开会讨论。RCA也被称为Case Study,虽然这个本意是针对一次事故不断的去问Why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提出未来的改进措施,而其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事情是人做的,即使能做到单纯分析失误而不批评人,也是一件比较有压力的事情,而这种事在国内公司一不小心就会发展成“批斗大会”,各个组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甩锅。但同事G在做这个总结的时候,硬是把RCA给说成了表彰大会,所有参与解决的人都被他表扬和感谢了一番,现场气氛非常融洽和谐。这让我们看到,语言能力和情商对于一个程序员而言也是非常的重要。
日常生活
下面就到了日常生活相关的总结。
Seven(我养的柴犬)顺利落户苏州(办了狗证)。
Seven(曾经是犬舍的种公)和Giao(通过网上认识的相亲对象)去年尝试生小狗,由于Giao不太配合所以没成功。我们对狗是真的不了解,今年看了相关科普知识,发现需要人工辅助配种,这种方式在动物界比较常见(特别是纯种狗没有田园犬那么生命力顽强)。联系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得花几百块钱,还得约好时间地点但是我们没时间。在看了很多不可描述的知识后,我自学成才自己成了手艺很好的老师傅,在双方狗主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让狗狗怀孕了,顺利生下了两只小柴犬。
因为Seven和别的狗打架,我去拉架意外被对方的狗咬到了2次,真的太惨了,我打了狂犬疫苗,并且把我家狗打了一顿。
微信视频号“柴犬Seven”已经成功攒够五百粉丝完成了自媒体认证,空闲时间会不定期更新一点Seven相关的照片和视频。
今年实在有点忙,虽然有一些粉丝比较期待,但是“柴犬Seven”系列微信表情包没有出新专辑,不过还是看了下已经发布的五期表情包数据,累计下载量达到了142.6万,累计发送量已经达到了7326.6万。不得不说微信的流量真的太夸张了。
我从去年入职微软开始建的一个技术交流群已经升级到3.0了,和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公司的同行交流,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认识了一些网友,其中一些也发展成了线下的朋友。
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一些个人账号和资金被盗,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盲目自信了,所有重要账号都被我设置了二次验证,甚至开始在纸质笔记本上记一些账号信息,毕竟账号被盗的代价是很大的。
今年有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本来目标是增肌,有一点点成效,但是后来因为学驾照以及天气变冷就暂停了。
2021也参加了一些摄影活动、公司的团建活动、和朋友约饭等,还见证了一个同事的求婚,帮忙拍了一点照片,非常有意义。
年初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就是今年驾照要开始学起来,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目前处于科三约考试的阶段,希望能尽快拿到驾照。
这里也给明年定下目标,等驾照拿到之后应该就会买车,到时也可以带上狗子多出去玩(这也是我学驾照的一个动力,养狗没有车真的很艰难);等到五月份来苏州满两年,就会尽快买房。买房买车今年已经做了一些功课,对钱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自己存了多少钱,房子车子需要花多少钱。还更新了一点很基本的认知:
-
之前觉得房子买到了可以一直住,但是后来被同事科普才发现,房子和电子产品一样也需要更新换代,只不过房子的周期会更长。如果想住的好一点新一点,房子可能十几年就要换了,而到了30年左右就成了老房子,就会有很多问题甚至可能完全没法住了。
-
为什么很多工作了的人特别是理工男喜欢讨论车子这个话题,因为这个东西也是一个技术产品,有很多参数指标可以聊,比手机电脑要复杂,金额大也不好随便买,必须充分做功课才清楚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
这里再推荐一个视频:当房子也老了,我们还要"为房养老"吗?房子的老化进程有多快?-【冷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R4y1p7t7
关于找对象
今年依旧是单身的一年,有尝试通过社交平台认识新朋友。推荐下这个关于社交App找对象的音频,其中大部分结论我之前已经分析到了,但是还有一些实际数据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比如交友平台女生会收到大量求认识的请求,远比我想的要多,真的太卷了哈哈)。
赛博姻缘——如何在社交App上找对象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67df187eff625981e5e31f
一点感受就是,如果你在交友平台上找对象不顺利,不要丧失信心,很可能只是因为大家都不够积极主动,而不全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对于平时都比较忙的人群来说,谈恋爱需要一个契机或者说是缘分,刚好在没有很刻意的环境下认识并且建立了信任,这样更容易逐渐推进。刻意的去交友则会让人觉得比较累,不熟的情况下,一点很小的分歧就可能导致误会和矛盾。
我可能是单身生活本来也还算充实,接触陌生人有一定的社交压力,太忙或是太懒不太积极参与能认识新朋友的线下活动,所以也没什么进展。明年的计划就是希望线下能多接触一些人,今年宅在家熬夜学习占用的时间确实偏多了。
最后,祝大家在2022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继续进步吧。